|
霅溪西亭晚望(一作霅溪遠望) / 作者:張籍 |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頭。
夕陰生遠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動歸思,逢人方倦游。
吳興耆舊盡,空見白蘋洲。
|
|
霅溪西亭晚望(一作霅溪遠望)解釋: 霅溪西亭晚望(一作霅溪遠望)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頭。
夕陰生遠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動歸思,逢人方倦游。
吳興耆舊盡,空見白蘋洲。
中文譯文:
霅水碧悠悠,西亭在柳樹叢頭。
夕陽投入遠山,斜照著回流的水。
這個地方讓人產生離家思念,遇見了友人才能稍微解悶。
吳興父老已散盡,只能看見空蕩的蘋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自然景色的描繪為主線,展示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霅水”和“西亭”是指著名的霅溪,霅溪位于湖州吳興(今浙江湖州)境內,是張籍的家鄉。詩人以此為背景,通過描寫水、山、亭、柳等元素,表達了對家鄉的感情。
詩的開頭,以“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頭”形象地描繪了家鄉的自然景色,水的碧透、柳枝垂下,構成一幅環境優美的圖景。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夕陽的光線和山脈的映照,令人聯想到思鄉之情。“夕陰生遠岫,斜照逐回流”一句,將夕陽斜照在遠山和回流的水面上,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氛圍。這一描寫同時也點明了詩人離家的心境,暗示了他對歸鄉的思念和渴望。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略帶憂郁地寫道:“此地動歸思,逢人方倦游。吳興耆舊盡,空見白蘋洲。”他在異鄉逢人,只能稍微解悶,但這并不能消除他對家鄉的思鄉之情。詩的結尾,“吳興耆舊盡,空見白蘋洲”,道出了詩人對家鄉吳興黃老先賢的思念,指明了家鄉舊友散盡的無奈。
整首詩用簡練優美的語言,精準描繪了家鄉的美景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反映作者內心的強烈思鄉情感,詩人抒發了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并表達了希望回歸故土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