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山中友人 / 作者:張籍 |
入云遙便哭,山友隔今生。
繞墓招魂魄,鐫巖記姓名。
犬因無主善,鶴為見人鳴。
長說能尸解,多應別路行。
|
|
哭山中友人解釋: 《哭山中友人》是唐代張籍的作品。詩意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生死的思考。
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入云遙便哭,
山友隔今生。
繞墓招魂魄,
鐫巖記姓名。
犬因無主善,
鶴為見人鳴。
長說能尸解,
多應別路行。
詩意:
詩人深入山中,遠遠地呼喚著自己已經離世的朋友,彼此隔絕在今世。他圍繞著友人的墳墓,試圖喚起他的靈魂,用石頭雕刻下他的名字。附近的狗因為沒有主人而善良,孤獨的鶴見到人時會鳴叫。詩人長時間地與友人交談,希望能解開尸體的束縛,讓友人多次離開這條路。
賞析:
《哭山中友人》是一首哀思之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山中象征著離世的境地,詩人將友人置于山中,隔絕在今生。他用悲痛的心情呼喚著友人,試圖與他溝通,但卻只能在墳墓周圍徘徊。詩中的繞墓、招魂、鐫巖等形象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對死亡的思考。
詩中的狗和鶴形象起到了一定的對比作用。狗因為沒有主人而善良,表現了無私的品質;而孤獨的鶴見到人時會鳴叫,似乎尋求著人類的陪伴。這些形象與詩人與友人的情感對比,更加突出了友人的離去給詩人帶來的痛苦與孤獨。
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與友人長時間的交談,希望能夠解開尸體的束縛,讓友人能夠離開這條路,獲得解脫。這表明詩人對友人的關心與祝福,同時也抒發了對生死的深思。
整首詩以哀思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生死的思考。通過山中友人的形象,詩人展示了自己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死亡的深思,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