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韋郎中新亭 / 作者:張籍 |
起得幽亭景復新,碧莎地上更無塵。
琴書著盡猶嫌少,松竹栽多亦稱貧。
藥酒欲開期好客,朝衣暫脫見閑身。
成名同日官連署,此處經過有幾人。
|
|
題韋郎中新亭解釋: 《題韋郎中新亭》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起得幽亭景復新,
在幽靜的亭子里,景色重新煥發,
碧莎地上更無塵。
綠色的草地上一絲塵埃也沒有。
琴書著盡猶嫌少,
雖然琴書擺滿了,還是覺得不夠多,
松竹栽多亦稱貧。
種植了很多松竹,也被稱為貧窮。
藥酒欲開期好客,
準備開酒款待客人,
朝衣暫脫見閑身。
暫時脫下朝服,展現閑適的身姿。
成名同日官連署,
成名的同時,官職也相繼連升,
此處經過有幾人。
經過這里的人有多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幽靜的亭子和其中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由的向往和對名利的淡薄態度。
詩中的“幽亭景復新”一句,通過描述亭子中的景色煥發出一種寧靜美麗的氛圍,暗示了詩人對幽靜之地的向往。接著,詩人提到碧莎地上沒有一絲塵埃,強調了這個地方的干凈整潔,與繁雜喧囂的世界形成鮮明對比。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將注意力轉向亭內的琴書和松竹。他說琴書雖然很多,卻覺得還是不夠,表達了對文化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他種植了很多松竹,但這也被人們視為貧窮的象征,暗示了詩人對名利和物質的淡薄態度。
最后幾句詩中,詩人提到準備開酒款待客人,脫下朝服展現閑適的身姿,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他還提到自己成名之后官職連升,暗示了自己在官場上的成就。然而,他問道“此處經過有幾人”,反映出名利的虛幻和流轉,強調了人事如夢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幽靜美麗的景象,寄托了詩人對寧靜自由的向往,并表達了對名利的淡薄態度。詩中的對比和反問使得詩意更加深刻,給人以思考和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