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令狐博士 / 作者:張籍 |
頭白新年六十馀,近聞生計轉空虛。
久為博士誰能識,自到長安賃舍居。
騎馬出隨尋寺客,呼兒散寫乞錢書。
古來賢哲皆如此,應是才高與眾疏。
|
|
贈令狐博士解釋: 《贈令狐博士》是唐代詩人張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頭白新年六十馀,
近聞生計轉空虛。
久為博士誰能識,
自到長安賃舍居。
騎馬出隨尋寺客,
呼兒散寫乞錢書。
古來賢哲皆如此,
應是才高與眾疏。
詩意:
這首詩詞以老年詩人自述的形式,表達了他在歲末時的心境。詩人張籍已經年過六旬,但近來他聽到生活困難的消息,感受到生計的轉變和空虛。他曾經擔任過博士,但如今卻無人能夠理解他的艱辛。于是他來到長安,在這里租房居住。他騎著馬出門,跟隨尋找廟宇的客人,呼喚兒童分發寫乞討信。詩人認為,古往今來,許多賢達和哲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才華高出常人而被邊緣化。
賞析:
《贈令狐博士》通過詩人自述的方式,描繪了一個老年詩人面臨生計困難和被邊緣化的形象。詩人的頭發已經斑白,年事已高,他感受到生計的轉變,生活變得空虛。他曾經擔任過博士,但如今卻無人能夠理解他的艱辛和困境。他來到長安,租房居住,過著樸素的生活。詩中的形象描寫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展現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社會地位的變遷。
詩人騎馬出門,跟隨尋找廟宇的客人,呼喚兒童分發寫乞討信,這些描寫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現實處境。他感慨地說,許多古代的賢達和哲人也曾經歷過類似的困苦和邊緣化的境遇。詩人的言辭中流露出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對才華被邊緣化的疏離感。
整首詩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困境和社會邊緣化的感受。通過描繪詩人的境遇和心情,詩中流露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社會的深刻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