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江南曲 / 作者:張籍 |
江南人家多橘樹,吳姬舟上織白纻。
土地卑濕饒蟲蛇,連木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長為市,落帆渡橋來浦里。
青莎覆城竹為屋,無井家家飲潮水。
長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懸江口。
倡樓兩岸懸水柵,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風土歡樂多,悠悠處處盡經過。
|
|
相和歌辭·江南曲解釋: 中文譯文:
江南人家種滿橘子樹,吳國姬在船上織白絹。這片土地低洼潮濕,蟲蛇繁多,房屋是用連木組成的,漂浮在江面上。江村的豬日漸長成市場,船只在橋上停靠進入港口。綠莎覆蓋著城鎮,竹子搭成房屋,家家戶戶引用潮水飲水。長江中午時分上酤春酒,高高酒旗掛在江口。兩岸的倡樓上懸掛著水網,夜晚唱起竹枝詞兒留住北方客人。江南的風土歡樂之處處,處處都充滿經歷和風味。
詩意:
這首詩詞以江南地區豐富的自然景色和獨特的生活方式為寫作背景,描繪了江南人家種滿橘子樹、吳姬在船上紡織的情景,同時也展示了江南地區特有的低洼潮濕的土地,以及人們利用連木搭建房屋、利用潮水飲水的習俗。詩中也提到了江南地區獨特的酒文化,長江上懸掛高高酒旗,人們在午日酤春酒,夜晚則在倡樓上唱起竹枝詞兒迎接北方客人。整首詩描繪了江南地區豐富多樣的生活場景和飲食文化,表現了江南風土人情的歡樂和活潑。
賞析:
該詩以簡練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江南地區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色和生活風格。通過描繪橘子樹和船上織布的情景,以及家家戶戶利用潮水飲水的習俗,展示了江南地區的獨特風景和民俗文化。詩中還提到了江南酒文化的特點,通過形象地描繪江口上懸掛的高高酒旗,以及倡樓夜晚唱起竹枝詞兒的情景,強調了江南人民的歡樂和熱情。整首詩以輕快的調子,生動地描繪了江南地區的風情,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