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曲歌辭·白纻歌 / 作者:張籍 |
皎皎白纻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
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復恐蘭膏污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
|
舞曲歌辭·白纻歌解釋: 《舞曲歌辭·白纻歌》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白纻衣服的贊美和對少年時光的回憶。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皎皎白纻白且鮮,
將作春衫稱少年。
裁縫長短不能定,
自持刀尺向姑前。
復恐蘭膏污纖指,
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
還把玉鞭鞭白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白纻面料為出發點,表達了對白纻衣服的美好贊美。白纻是一種潔白且鮮艷的面料,可以制作成春衣,使人在穿著時更顯年輕。裁縫為了做一件合適的衣服,往往需要多次測量,才能決定衣服的長度。詩人自己拿著刀和尺從旁邊的女子姑姑那里取得自己的尺寸。他擔心蘭膏沾染到纖細的手指,所以常常讓旁人收起滑落的裝飾品。衣服穿上的時候是在寒食節的下午,還用玉鞭驅策著潔白的馬匹。
詩詞以描寫白纻衣服為主線,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少年時光的美好回憶。白纻衣服潔白明亮,讓人看上去更年輕;裁縫的尺寸不確定,需要多次測量,體現了制作衣服的精細程度;擔心弄臟了珍貴的蘭膏,也是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呵護。整個詩詞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展現了唐代時光的浪漫與青春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