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 / 作者:溫庭筠 |
玄晏先生已白頭,不隨鹓鷺狎群鷗。
元卿謝免開三徑,平仲朝歸臥一裘。
醉后獨知殷甲子,病來猶作晉春秋。
滄浪未濯塵纓在,野水無情處處流。
|
|
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解釋: 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
玄晏先生已白頭,
不隨鹓鷺狎群鷗。
元卿謝免開三徑,
平仲朝歸臥一裘。
醉后獨知殷甲子,
病來猶作晉春秋。
滄浪未濯塵纓在,
野水無情處處流。
這首詩題為《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是由唐代詩人溫庭筠所創作。詩人以題字在韋籌博士的草堂上,表達了對于韋籌博士的贊美和祝愿。
詩中首先描述了韋籌已經年老并且頭發已經變白的情景,與鷗鷺兩種鳥相比,韋籌不再像年輕時一樣與熱鬧的鷗鷺為伍,而是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然后,詩人提到了元卿(溫庭筠的字)拜訪韋籌,韋籌謝絕了自己開啟的三條小徑示意不將書齋給自己作為獎賞,而是只用一件裘子感謝自己的拜訪。
詩人又描繪了韋籌醉后仍然能詳細記得歷史上的事件,稱之為"殷甲子",并表達了韋籌雖然有病,但依然有著旺盛的精神,這是對其智慧和學問的稱贊。
最后,詩人以自然景色來暗示生命的無常。指出"滄浪匯入大海"的未被洗凈和流動的塵埃象征著人生中的煩惱和紛擾,而"野水無情處處流"則表達了時間不停地流逝,沒有留戀也沒有憐憫。
整首詩表達了對韋籌博士的尊敬和贊美,同時也通過自然景色的對比,反映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