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見寺曉別生公 / 作者:溫庭筠 |
清曉盥秋水,高窗留夕陰。
初陽到古寺,宿鳥起寒林。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
靈山緣未絕,他日重來尋。
|
|
正見寺曉別生公解釋: 詩詞:《正見寺曉別生公》
作者:溫庭筠
朝代:唐代
清曉盥秋水,高窗留夕陰。
初陽到古寺,宿鳥起寒林。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
靈山緣未絕,他日重來尋。
中文譯文:
清晨洗滌秋水,高窗留下夜晚的陰涼。
初陽照耀古寺,宿鳥在寒冷的林中起翔。
香火燃燒著良好的愿望,仕途名利并非一顆本心。
與靈山的緣分尚未斷絕,將來某天還會重回來尋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古寺景色的描寫為主線,表達了詩人溫庭筠對于宗教信仰和才名的思考與追求。
詩的開篇“清曉盥秋水,高窗留夕陰”,描繪了清晨時分在寺廟中洗滌秋水的場景,并暗示了人世間塵埃的沖刷與凈化。高窗留下的夕陽映出寧靜幽深的寺廟,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初陽照耀古寺,宿鳥從寒冷的林中起飛。這里暗示了一種新的開始和自由,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自己才名的追求。寺廟意味著宗教的力量與秩序,而宿鳥的起飛則象征著詩人對于害怕束縛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之后,“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詩人表達了對于信仰以及對于功名利祿與真心相對立的看法。詩人認為,香火即燃燒著人們的愿望與祈禱,這種誠心是純凈的,而宦名則追求的是功利與名利,非真心所在。
最后兩句“靈山緣未絕,他日重來尋”,詩人表達了對于靈山的向往和追求,暗示了詩人身世的轉變和追求靈性上的執念。
整首詩通過對古寺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追求清凈與自由、對于信仰和才名的思考與追求。詩中別有深意,古寺景色是詩人內心與外在世界的映照,以寺廟景象為線索展開了一幅世俗與宗教、功名與真心相對立的圖景,表達了對于追求真正自由與內心凈化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