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陵道士茶歌 / 作者:溫庭筠 |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
疏香皓齒有馀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
|
西陵道士茶歌解釋: 《西陵道士茶歌》是一首描寫茶的詩歌,由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繪茶的魅力和作用。詩中描述了茶樹的生長環境,如乳竇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茶樹通過根系與石脈相連,從而吸收養分,也使得茶樹呈現出郁郁蔥蔥的綠意。這樣的環境讓茶樹茂盛生長。
接著詩中描繪了茶的采摘和制作過程。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茶花落入井水中,使得水具有了清香的味道。在山中觀賞月亮,松樹的影子筆直,這是在描述制茶的過程中,采用了山月與松影的比喻,形容茶的制作過程非常純凈。
在最后的幾句詩中,詩人將喝茶與修身養性聯系在一起。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詩人自稱道士,手持白扇,頭戴鳥翎,坐在夜晚讀書,表現出一種神秘的仙境氛圍。疏香皓齒有馀味,更覺鶴心通杳冥。喝茶不僅能夠品味香氣,還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內心與宇宙相通。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描寫茶的生長和制作過程,通過與修身養性相結合,展示了喝茶的美好之處。通過贊美喝茶,表達了作者對茶的喜愛和向往。這首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茶的文化意象,賦予了茶以美好的象征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