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客偶作 / 作者:溫庭筠 |
石路荒涼接野蒿,西風吹馬利如刀。
小橋連驛楊柳晚,廢寺入門禾黍高。
雞犬夕陽喧縣市,鳧鹥秋水曝城壕。
故山有夢不歸去,官樹陌塵何太勞。
|
|
送客偶作解釋: 詩詞:《送客偶作》,朝代:唐代,作者:溫庭筠
石路荒涼接野蒿,
西風吹馬利如刀。
小橋連驛楊柳晚,
廢寺入門禾黍高。
雞犬夕陽喧縣市,
鳧鹥秋水曝城壕。
故山有夢不歸去,
官樹陌塵何太勞。
中文譯文:
石路荒涼延伸至野蒿,
西風吹來馬蹄有如刀。
小橋連著驛站,楊柳在黃昏時分,
廢棄的寺廟中,禾黍長得異常高。
雞犬的嘈雜聲在夕陽下響起,縣城和市場熱鬧繁忙,
野鴛鴦在秋水中曬著羽毛,城壕中陽光曬得極旺盛。
故鄉的山景雖然有如夢境,但我不愿歸去,
官樹附近的塵土又何必再操勞。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溫庭筠送別客人的場景,同時也表達了一種情感和對故鄉的留戀之情。詩中通過描寫“石路荒涼接野蒿”、“西風吹馬利如刀”等景物,刻畫了客人離去時的蕭索和寂寥。詩中充滿了對鄉土的描繪,如“小橋連驛楊柳晚”、“廢寺入門禾黍高”,展現了鄉村的田園風光。同時,詩中也通過描述“雞犬夕陽喧縣市”、“鳧鹥秋水曝城壕”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城市的繁忙和喧鬧。
最后兩句“故山有夢不歸去,官樹陌塵何太勞”,是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不舍之情的抒發。故山雖然美麗如夢,但作者不愿歸去,表達了對外出闖蕩的向往和對官場生活的疲倦。官樹陌上的塵土又何必再操勞,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無奈和疲憊之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詞匯描繪了送客的情景,展現了城鄉的差異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既傳達了主題,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