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王昭君 / 作者:劉長卿 |
自矜妖艷色,不顧丹青人。
那知粉繢能相負,卻使容華翻誤身。
上馬辭君嫁驕虜,玉顏對人啼不語。
北風雁急浮清秋,萬里獨見黃河流。
纖腰不復漢宮寵,雙蛾長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調多,蕭蕭羌笛聲相和。
可憐一曲傳樂府,能使千秋傷綺羅。
|
|
相和歌辭·王昭君解釋: 中文譯文:《相和歌辭·王昭君》
自夸妖嬈美色,不顧畫匠之人。
誰知脂粉可以承擔,卻使容顏變得病弱。
告別君王,嫁給傲慢的虜倭,玉顏對人垂淚無語。
北風緊急,高飛秋天的雁群,孤身見證著黃河滔滔。
秀美腰身不再被漢宮寵幸,美麗雙眼經常仰望胡天愁思。
琵琶弦中的調子多是苦澀的,深雁笛聲音相和悲涼。
可憐這一曲的傳唱到樂府,能夠讓千秋感慨綺羅的痛苦。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美女王昭君所經歷的滄桑遭遇。她非常自吹自擂自己的美麗,但她不知道美麗并非永恒,妝扮只是表面的虛飾。她為了國家的利益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嫁給了外族的敵人。她在北方孤單地面對著寒風和黃河,感受著內心的傷痛和彷徨。而她在胡服騎射的生活中逐漸迷失了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她用琵琶的音調和飛雁的呼喚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痛苦和苦澀。最后,她的悲劇被流傳到千秋,引人感慨。
賞析:這首詩通過王昭君的故事,揭示了美麗不足以保護一個人的幸福,美滿的婚姻和真正的自由只有依托于人的內心和真實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剖析了現(xiàn)實社會中虛榮的價值觀和權力的束縛。描繪了王昭君經歷的悲劇,以及年輕女子在婚姻和命運的選擇中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整首詩以細膩的文字和真切的感受讓讀者感受到了王昭君的心情和遭遇,引起人們對權力和美麗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