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北山精舍觀體如師梵 / 作者:劉長卿 |
焚香奏仙唄,向夕遍空山。
清切兼秋遠,威儀對月閑。
靜分巖響答,散逐海潮還。
幸得風吹去,隨人到世間。
|
|
秋夜北山精舍觀體如師梵解釋: 《秋夜北山精舍觀體如師梵》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詩人借夜晚的景象,表達了對佛教思想的敬仰和對行走江湖的旅人的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為:
點燃香火奏仙樂,黃昏時分遍觀空山。
清晰而悠遠,莊嚴而安寧,肅穆的儀態(tài)對著明月休息。
安靜的山巖回應回聲,散開隨波海浪歸還。
能夠有幸得到風吹拂,隨著人們到世間來。
這首詩通過描繪北山精舍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思想的贊嘆和對佛教修行者的敬仰。詩中的“焚香奏仙唄”和“向夕遍空山”揭示了詩人在夜晚選擇在精舍燃香奏樂,向西方遠處的空山望去的場景。這種景象不僅傳達了詩人對佛教修行的敬意,也表達了他對遠方的企盼和祝福。
詩中使用了形容詞“清切兼秋遠”和“威儀對月閑”,形象地描繪了精舍的莊嚴肅穆以及晚上的安寧與寧靜。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能夠表達自己對修行者的敬重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
接下來的兩句“靜分巖響答,散逐海潮還”描繪了山巖的回聲和海浪的起伏,與前兩句形成了對比。這種對比給人以一種自然與超自然的交織感覺,有效地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和修行過程的獨特認知。
最后兩句“幸得風吹去,隨人到世間”則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者能夠以一種超然的姿態(tài)面對人世間事物的佩服和祝福。通過詩詞,劉長卿抒發(fā)了自己對佛教的景仰之情,也展現(xiàn)了對修行者的敬慕之意。整首詩把人與自然、凡人與修行者相結合,展現(xiàn)了一種寧靜、莊嚴和超凡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