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覲 / 作者:劉長卿 |
國用憂錢谷,朝推此任難。
即山榆莢變,降雨稻花殘。
林響朝登嶺,江喧夜過灘。
遙知驄馬色,應待倚門看。
|
|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覲解釋: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覲》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別度支留后,若要去侍御歙州,便去信州省省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劉長卿送別度支(財政部門)留后(負責財政事務)的情景,留后即將前往歙州,然后再去信州省省考察。詩人在詩中以物換景,表達了對國家財政困難的擔憂以及對官員困難的贊嘆。
賞析:
詩的前兩句“國用憂錢谷,朝推此任難”,表達了國家財政困難的情況。國家財政困難,無論是因為錢幣貶值還是糧食減產,都給國家帶來了困難。朝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推選度支留后去歙州,可以理解為讓他調查財政情況、想辦法解決財政困難。
接著,詩中寫“即山榆莢變,降雨稻花殘”。這句表達了農田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山榆(一種榆樹)結的果實變形了,稻花則因為降雨而凋謝。
然后是“林響朝登嶺,江喧夜過灘?!边@里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林中鳥兒的鳴叫聲與晨霧中山林的風聲,與江上的波浪聲的交織在一起。
最后兩句“遙知驄馬色,應待倚門看”,表達了詩人對留后的期待。遙遠的地方傳來了驄馬(一種紅色的馬)的消息,詩人期待著在家門口遠遠地看到留后的到來。
整首詩通過描繪國家財政困難和自然災害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困境和官員困難的關心和擔憂。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留后的期待與贊賞。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獨特的景象,給人以生動的感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