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弋陽山居,留別盧、邵二侍御 / 作者:劉長卿 |
渺渺歸何處,沿流附客船。
久依鄱水住,頻稅越人田。
偶俗機偏少,安閑性所便。
只應君少慣,又欲寄林泉。
|
|
歸弋陽山居,留別盧、邵二侍御解釋: 歸弋陽山居,留別盧、邵二侍御
渺渺歸何處,沿流附客船。
久依鄱水住,頻稅越人田。
偶俗機偏少,安閑性所便。
只應君少慣,又欲寄林泉。
中文譯文:
遠遠歸何處,沿著河流依附客船。
長期依偎鄱水居住,常常繳納越人的田賦。
偶爾陷入世俗機關的事務,但少有所趣,寧靜隨性。
只有你應該少有坐慣的軌跡,又想寄托心靈于林泉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給盧、邵二位侍御寫的離別詩。詩中表達了劉長卿將要離開弋陽山居,與盧、邵二位侍御分別的心情。
詩人用“渺渺歸何處,沿流附客船”來形容自己的歸程,意為遠處的目的地無法預知,只能順流而下,寄宿在陌生的客船上。這種無奈和迷茫的心情讓人感到無助和不安。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長期居住在鄱水流域的心境。“久依鄱水住,頻稅越人田”描述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依賴和對本地人的貢獻,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情感和留戀。
最后兩句“偶俗機偏少,安閑性所便。只應君少慣,又欲寄林泉”,表達了詩人舍棄了世俗機關的瑣事,追求安靜和自由的心態。詩人認為,只有他們這種久居山野的人才知道怎樣享受寧靜和恬適,并希望將自己的心靈托付于林泉之間,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離別時無奈和不安的情緒,也表達了詩人對山野生活和寧靜環境的向往。同時,通過描寫詩人對此地的依賴和執著,也顯示出詩人對人情世故的疏離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