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紀行十首·云母溪 / 作者:劉長卿 |
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幾春。
深藏武陵客,時過洞庭人。
白發慚皎鏡,清光媚奫淪。
寥寥古松下,歲晚掛頭巾。
|
|
湘中紀行十首·云母溪解釋: 《湘中紀行十首·云母溪》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湘中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牽掛之情。
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幾春。
深藏武陵客,時過洞庭人。
白發慚皎鏡,清光媚奫淪。
寥寥古松下,歲晚掛頭巾。
這首詩以優美的形象和富有情感的語言描繪了湘中云母溪的風景。云母是一種寶石,它映在溪水中,使得溪流閃爍著美麗的光芒。溪流已經流過了幾個春天,見證了時間的流轉。武陵是湖南的一個地方,而洞庭則是洞庭湖的代表,詩中提到的是武陵客和洞庭人,意味著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思緒。
詩的后兩句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愿望。作者已經年邁,白發慚愧于明鏡,但他的內心光彩依然清澈明亮。他希望這清澈明亮的光芒可以美化淪江的湖面。最后兩句描述了歲月流逝的景象,以寥寥古松和歲晚掛頭巾來象征歲月的老去,同時也表示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
這首詩充滿了湖南的山水之美和對家鄉的深情之感。作者通過對云母溪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山水世界,同時借助對年老的思考和感慨,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整首詩的節奏流暢,意境深遠,給人一種寧靜而又懷舊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