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紀行十首·浮石瀨 / 作者:劉長卿 |
秋月照瀟湘,月明聞蕩槳。
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
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
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
|
|
湘中紀行十首·浮石瀨解釋: 《湘中紀行十首·浮石瀨》是劉長卿的一首詩,描繪了湘江中的浮石瀨景色。
秋月照瀟湘,月明聞蕩槳。
湘江在夜晚的秋天,被明亮的秋月照耀,人們劃槳的聲音在悠閑的夜晚傳來。
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
石頭橫在河面上,晚上水勢加快,河水退落,裸露出廣闊的寒冷沙灘。
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
群山上的猿猴在此時悠然嘯鳴,聲音回蕩在空曠的江面上,偶爾還能聽到人們的低語聲。
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
清晨的陽光再次照射下來,昏暮時分的景色就像等待漁船欣賞一樣。
中文譯文:
秋夜中月光照耀著瀟湘江,聽到夜晚槳聲悠揚。
石頭橫在急流上,河水退落露沙廣。
山上猿猴聲聲嘯,人聲回蕩空江旁。
早晚陽光明亮如常,仿佛等候小船才能欣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湘江夜晚的景色,以及江邊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在這個美麗的夜晚,作者通過描述月光照射下的瀟湘江面,把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悠閑的環境中。河水的流動和石橫的存在,增添了一絲緊張和動感。猿猴的嘯叫和人們的低語聲在這個空曠的江面上回蕩,構成了一種神秘而動人的氛圍。最后,作者用早晚陽光的明亮來暗示一種等待,仿佛需要扁舟的到來才能欣賞到這美麗的景色。整首詩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將江邊景色和自然聲音描繪得栩栩如生,讓讀者感受到了湘江的美麗與神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