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門八詠·遠公龕 / 作者:劉長卿 |
松路向精舍,花龕歸老僧。
閑云隨錫杖,落日低金繩。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燈。
|
|
龍門八詠·遠公龕解釋: 《龍門八詠·遠公龕》是唐代劉長卿的作品。這首詩以秀美的山水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位遙遠的高僧的道觀。
松路向精舍,
花龕歸老僧。
閑云隨錫杖,
落日低金繩。
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燈。
譯文:
綠松石路通向深山的精舍,
花托盛放處歸于老僧。
閑云隨著手持錫杖的僧人行走,
夕陽低垂,映在金燈的繩索上。
入夜之后,暗綠的山谷中,
千峰之間只有一個明亮的燈火。
詩意和賞析:
《龍門八詠·遠公龕》以清新的山水意境以及禪宗意蘊為特色。詩人通過描寫山谷中的精舍,表達了對高僧的景仰和仰慕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山水禪境的美好景色,并通過暗喻的手法傳達了對高尚境界的渴望。
首兩句中的“松路向精舍,花龕歸老僧”表達了詩人朝拜高僧的虔誠之心,同時也展示了山谷中的寧靜和美麗。接下來的兩句“閑云隨錫杖,落日低金繩”寫出了一位行走于山間的僧人,手持著象征著禪宗精神的錫杖,與自然景色和諧共處。最后兩句“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燈”描繪了一個深夜的山谷,僅有一盞明亮的燈火在千峰之間閃耀,顯得格外寧靜祥和。
通過這首詩,劉長卿以簡潔自然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禪宗境界的理想化形象。作品中所表達的靜謐和美麗的自然景色,與禪宗精神相互映襯,給人一種超脫紛雜煩憂、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感受。同時,這首詩也傳達了對高尚精神和境界的追求,體現(xiàn)了唐代文人對禪宗思想的傾慕和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