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次檐石湖,夢洛陽親故 / 作者:劉長卿 |
天涯望不盡,日暮愁獨去。
萬里云海空,孤帆向何處。
寄身煙波里,頗得湖山趣。
江氣和楚云,秋聲亂楓樹。
如何異鄉縣,日復懷親故。
遙與洛陽人,相逢夢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
倚棹對滄波,歸心共誰語。
|
|
夕次檐石湖,夢洛陽親故解釋: 譯文:
在檐石湖畔度過的夜晚,夢見洛陽的親故。
天涯遼闊,望不盡,夜幕降臨時我愁緒萬千,獨自無依地離去。
無垠的云海空曠無人,孤舟向著何方駛去。
寄身于湖波之中,頗得湖山的意趣。
江氣與楚云交融,秋風吹亂了楓樹。
在這異鄉的縣城里,日復一日地懷念故鄉的親人。
與遙遠的洛陽鄉人,在夢中相遇在路上。
在明亮的月光下,心情更加沉重,在清秋的黃昏時刻。
倚靠著篙桿,對著蒼波,歸心感嘆,不知與誰訴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年邁的人在異鄉尋找故鄉的感觸。他望著天邊無垠的云海和孤舟獨自駛向何方,心中充滿了孤獨和失落。然而,他在湖波之中尋得一絲湖山之趣。秋風吹亂了楓樹,故鄉的思念時刻困擾著他。在夢中,他與洛陽的親人再度相遇,然而這種相逢只能在夢里進行。他倚著篙桿,對著蒼波,歸心感嘆,卻沒有找到共同的語言與人分享。
賞析:
這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個老人在異鄉的孤獨和迷茫。通過描述無盡的云海和孤舟駛向何方,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無助和無依。然而,詩人又通過表現寄身湖波的快樂,以及與洛陽親人的夢中相遇,展示了對故鄉的深深懷念和渴望。最后,詩人以倚靠著篙桿對蒼波歸心感嘆,表達了他無法與他人分享的無奈和孤獨。整首詩情感真摯,同時也展示了戰亂年代里一個老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