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 / 作者:劉長卿 |
山棲久不見,林下偶同游。
早晚來香積,何人住沃洲。
寒禽驚后夜,古木帶高秋。
卻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
|
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解釋: 《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是唐代詩人劉長卿所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棲久不見,林下偶同游。
早晚來香積,何人住沃洲。
寒禽驚后夜,古木帶高秋。
卻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詩人劉長卿因為好友普門上人從陽羨山來到自己位于肅公房的居所,而表達出的歡喜之情。詩中描述了他們久違重逢的情景,互相交流的歡樂時光,以及山林間的秋意和寂靜之美。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惜和喜悅之情。劉長卿以極簡的語言,描繪了山林中難得的相聚時刻,表現出他對友人無盡的思念和期待。詩人用“山棲久不見,林下偶同游”表達了他們久未相見,如今再次在林間共游的喜悅之情。
詩中用“早晚來香積,何人住沃洲”描繪了友人來到自己的居所,兩人共享秋夜的宴樂。詩人以“寒禽驚后夜,古木帶高秋”來凸顯秋夜中的寂靜和孤寂之美,也映襯出友人來訪的珍貴。
最后兩句詩“卻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表達了友人雖然來訪,然而時間有限,不能久留。詩人將友人離去比作孤云消散在千峰之間,即使珍惜友情,也不能挽留。
整首詩詞以樸實自然的語言,表達了真摯的友情和對短暫相聚的美好回憶的珍惜,同時融入了秋夜的靜謐景致,給人以憂思和遺憾之感。這首詩詞展現了唐代文人詩人的柔婉和深思之處,也具有一定的詩意和抒情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