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 / 作者:劉長卿 |
建牙吹角不聞喧,三十登壇眾所尊。
家散萬金酬士死,身留一劍答君恩。
漁陽老將多回席,魯國諸生半在門。
白馬翩翩春草細,郊原西去獵平原。
|
|
獻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解釋: 獻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
建牙吹角不聞喧,
三十登壇眾所尊。
家散萬金酬士死,
身留一劍答君恩。
漁陽老將多回席,
魯國諸生半在門。
白馬翩翩春草細,
郊原西去獵平原。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獻給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
修建營寨吹軍號,不見喧嘩之聲,
三十年歷盡艱難,登上軍功之壇備受敬重。
散盡家財報答士兵的死,僅留下一把劍回報君主的恩德。
漁陽老將多次歸來占據宴席,魯國的讀書人大半留在寢門。
白色馬匹飛馳在春草之中,穿越原野西去獵平原。
這首詩描述了唐代詩人劉長卿向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獻詩的場景。詩人贊揚了李相公的軍功,描述了他建造營寨的壯舉,而且他在三十年的時間里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但最終在讓人尊敬的軍功榜上登上了軍功之壇。詩人也提到了李相公為了酬報那些為國家壯志而獻身的士兵,破費了家財。詩人雖然才贈送了一把劍,但是表達了他對李相公的感激之情。
此外,詩中還描繪了有名的漁陽老將常常歸來后占據宴席,而魯國的讀書人大部分都留在詩人的門下。最后兩句則以春草和馬匹的形象描繪了李相公在西部平原獵取獵物的場景。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劉長卿對李相公的贊揚和感激之情,同時表達了對軍事事業的向往和景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