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崔使君赴壽州 / 作者:劉長卿 |
列郡專城分國憂,彤幨皂蓋古諸侯。
仲華遇主年猶少,公瑾論功位已酬。
草色青青迎建隼,蟬聲處處雜鳴騶。
千里相思如可見,淮南木葉正驚秋。
|
|
送崔使君赴壽州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崔使君赴壽州
列郡專城分國憂,
彤幨皂蓋古諸侯。
仲華遇主年猶少,
公瑾論功位已酬。
草色青青迎建隼,
蟬聲處處雜鳴騶。
千里相思如可見,
淮南木葉正驚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為了送別崔少府去壽州而寫的。詩中表達了對崔少府的贊賞和送別之情。
作者首先提到,“列郡專城分國憂”,指的是崔少府在列郡(地名)盡心盡力處理分封國家的憂慮,彤幨(顏色鮮紅的貂褂)皂蓋(黑色蓑衣)則象征崔少府的崇高地位,仿佛古代的諸侯。
接著,作者提到,“仲華遇主年猶少,公瑾論功位已酬”,指的是崔少府雖然年輕,但是在主上的賞識下已經得到了重要的職位,而不同于另外兩位后人。
然后,詩中描繪了送別的場景。“草色青青迎建隼,蟬聲處處雜鳴騶”,建隼指的是崔少府的坐騎,草色青綠歡迎飛翔的隼,蟬聲也與馬嘶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活潑的畫面。
最后,作者寫到:“千里相思如可見,淮南木葉正驚秋”,表達了作者對崔少府的思念之情。雖然兩地相隔千里,但相思之情如同崔少府就在眼前一樣。另外,“淮南木葉正驚秋”則描繪了秋天的景象,木葉無聲地顫動,猶如崔少府的心情一樣。
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崔少府的贊頌和深情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運用意象的手法,詩中充滿了唐代特有的豪情和哀怨。該詩表現了作者情真意切的感情和對友情的珍重,也展現了唐代辭章的風格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