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郎 / 作者:李曾伯 |
幸得閑中趣。
問何為、倏逾桂嶺,重來荊渚。
喚醒門前弧矢夢,鉤月相輝初度。
謾羞聽、軍中鼙鼓。
馬上弓刀成底事,僅平明、旆入襄州去。
能不愧,古羊杜。
此身何以酬明主。
悵新來、鬢毛添白,衰容如許。
三萬貔貅齊賈勇,好為一清狐兔。
看柳色、大堤如故。
世事付之杯酒外,那棋邊、得失都休語。
來共看,雁兒舞。
|
|
賀新郎解釋: 詩詞:《賀新郎·幸得閑中趣》
譯文:
幸得閑中趣。問何為、倏逾桂嶺,重來荊渚。喚醒門前弧矢夢,鉤月相輝初度。謾羞聽、軍中鼙鼓。馬上弓刀成底事,僅平明、旆入襄州去。能不愧,古羊杜。此身何以酬明主。悵新來、鬢毛添白,衰容如許。三萬貔貅齊賈勇,好為一清狐兔。看柳色、大堤如故。世事付之杯酒外,那棋邊、得失都休語。來共看,雁兒舞。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李曾伯的《賀新郎·幸得閑中趣》。詩人描繪了一個幸福閑適的場景,表達了對平靜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個人命運和歷史變遷的描寫,表達了對個人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宛轉婉約的語言,細膩地描繪了作者在寧靜閑適中的心境。詩人通過對時間、空間和情感的巧妙運用,將詩意渲染得深沉而富有哲理。
詩的開篇,詩人幸得閑中趣,對閑適的生活充滿感激之情。詩中出現的桂嶺、荊渚等地名,通過時間的轉換,表達了對遠離喧囂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
詩中提到門前弧矢夢,這是一種象征戰爭和軍事的意象,而詩人卻謾羞聽、軍中鼙鼓。這種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追求。
接下來,詩人以馬上弓刀成底事,僅平明、旆入襄州去來描繪了一個英勇的形象,但他卻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報答明主的厚愛。這種自省和自我懷疑,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價值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抒發了對現實世界的無奈和對逍遙自在的渴望。他以三萬貔貅齊賈勇、好為一清狐兔來形容世間的紛爭和浮華,而自己則寧愿看柳色、大堤如故,追求一種寧靜的境界。
最后兩句詩以雁兒舞作結,表達了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認為世事的得失不值一提,更加注重內心的平靜和心境的舒展。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作者內心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現了李曾伯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