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和 / 作者:李曾伯 |
老態龍鐘雪滿頭,黃花招我對清秋。
東籬幸可安吾土,南服何堪典此州。
莫憶風巾游漢渚,早呼雨笠訪滄洲。
明年把酒知何處,預約家僮釀景蟻浮。
|
|
自和解釋: 《自和》是宋代詩人李曾伯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年老的形象,他的頭上灑滿了白雪,但他仍然心懷豪情。秋天的清涼吸引著他,他被黃花招呼著,似乎在告訴他要欣賞秋天的美景。
詩中提到的東籬可能是指詩人的家,他慶幸自己能夠安居在這片土地上。而南服可能指的是詩人的職位或責任,他在這個州任職,卻不知如何典禮南服的責任。
詩人告訴我們不要憶起他曾經風塵仆仆的往事,不要憶起他曾經四處游歷過的漢渚和滄洲。他早已過去,現在正是尋求寧靜的時候。他期待明年時,他要找個地方獨自品嘗美酒,享受生活。他已經預約了家中的仆人,準備釀造一種特殊的酒,名為“景蟻浮”。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引子,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慨,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安寧生活的追求。通過對詩中景物的描繪和詩人的自我表白,詩詞傳遞出深邃的哲理和情感,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一種寧靜與豁達,引發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