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趙鼎臣赴召二首 / 作者:李曾伯 |
幾載江湖負雋聲,秋風千里起弓旌。
石渠喜得今劉向,宣室應知舊賈生。
臺閣致身將貴顯,朝廷論事且和平。
更須記取申公語,不在多言在力行。
|
|
送趙鼎臣赴召二首解釋: 《送趙鼎臣赴召二首》是宋代文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幾年來江湖背負美名,秋風吹動千里起軍旗。石渠喜得現今的劉向,朝廷應該知道過去的賈生。臺閣中的人將會受到尊貴和顯赫,朝廷上的議事將會和平。更要記住申公的言語,不在于言辭的多少而在于實際行動。
詩意:
這首詩是李曾伯送趙鼎臣赴召的作品,表達了對趙鼎臣的贊賞和鼓勵。詩人通過描繪江湖風云和戰爭的景象,表達了對趙鼎臣在江湖中的辛勤努力和贏得美名的認可。他希望趙鼎臣能夠在新的崗位上取得成功,為國家做出更多貢獻。詩中還提到了劉向、賈生和申公等歷史人物,暗示了趙鼎臣應當以他們為榜樣,注重實際行動而不是空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李曾伯對趙鼎臣的深深贊賞。通過運用意象豐富的描寫,如"江湖背負美名"、"秋風吹動千里起軍旗"等,詩人成功地將江湖風云和壯麗的戰爭景象融入其中,給人以豪邁和激昂之感。同時,通過提到歷史人物劉向、賈生和申公,詩中展示了對傳統價值觀的尊重和崇敬,強調了實際行動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趙鼎臣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它不僅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風采和對國家的關注,也體現了李曾伯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