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捷和書院韻 / 作者:李曾伯 |
我有芳樽與子同,老身卻自悔從戎。
休言晉事懷元凱,尚欠唐兵縛世充。
往跡悠悠寧有極,短才咄咄嘆無功。
賦詩釃酒聊行樂,到底誰為一世雄。
|
|
襄捷和書院韻解釋: 《襄捷和書院韻》是宋代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有芳樽與子同,
老身卻自悔從戎。
休言晉事懷元凱,
尚欠唐兵縛世充。
往跡悠悠寧有極,
短才咄咄嘆無功。
賦詩釃酒聊行樂,
到底誰為一世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位老者的感慨和懊悔之情。詩人自稱與某人同有美酒,但他自悔年輕時從軍,沒有在文學和政治事業中取得成就。他提到了晉朝名將元凱和唐朝的壯麗戰功,暗示自己對這些英雄事跡的懷念與羨慕。詩人認為自己的一生徒有追求,短才無功,只能以賦詩、飲酒來消遣自己。最后,他反問誰能成為真正的英雄,引發了對一世英雄的思考。
賞析:
《襄捷和書院韻》是一首自述與自問的詩詞。詩人通過表達個人的悔恨和自愧,反映了對于個人命運和功績的思考。他在詩中將自己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相對照,以突顯自己的平庸和無成。詩中的"芳樽"象征著美酒,與"子同"一起表示與某人共享歡樂,暗示詩人曾經有過一段快樂的時光。然而,他在年老之際回首往事,卻感到悔恨,認為自己年輕時從軍是錯誤的選擇,沒有為世界留下任何杰出的功績。他提到了晉朝和唐朝的英雄事跡,暗示了自己對這些輝煌歷史的向往和羨慕。最后,詩人以反問句的方式表達對于一世英雄的追問,從而引發讀者對于個人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悔恨,通過對歷史和英雄事跡的引用,展現了對于偉大事業和功績的向往。詩人的自責和自問使人不禁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功成名就的追求。《襄捷和書院韻》以其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于個人成就和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