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午冬徐衍道見訪於可齋 / 作者:李曾伯 |
甫能鋤月種梅歸,竹外欣聞客扣扉。
天近城南寧去緩,人閑水北肯來稀。
風(fēng)云迅步新班筍,雨雪休思舊戍薇。
別后毋厪問名氏,杜門終老但知非。
|
|
丙午冬徐衍道見訪於可齋解釋: 《丙午冬徐衍道見訪於可齋》是宋代詩人李曾伯的作品。這首詩以冬日時光為背景,以詩人與友人相會的場景展開,表達了對生活的淡泊和對名利的超脫。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鋤月種梅歸,歸來聽客扣門外竹。天近城南,行走不急,人稀水北,很少有人到來。
風(fēng)云迅速,新班筍一夜間生長,雨雪停歇,不再念及過去的薇草。
別后不必問我的名字,我閉門終老,只知道這并非無意。
詩意:
李曾伯在這首詩中以冬季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友人造訪的場景,表達了自己對名利的超脫和對塵世煩惱的淡泊。詩人種植梅花,月下鋤除雜草,然后歸家聽到友人輕輕敲門聲,友人在門外觀賞竹林。詩人在城南生活,但無需匆忙,因為城南天氣宜人,而他的友人常常在水北地區(qū),很少有人來拜訪。詩人用風(fēng)云迅速的形容詞來描述新生的竹筍,暗喻著生命的蓬勃發(fā)展。雨雪停歇,詩人不再回憶過去的煩惱和困境。最后,詩人表示無需問及自己的名字,他將閉門終老,只關(guān)注內(nèi)心的修養(yǎng)。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淡雅的意境展現(xiàn)了李曾伯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友人的造訪,詩人表達了一種超脫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他通過鋤除雜草、種植梅花的動作,以及友人輕輕敲門的場景來表達對清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天近城南、人閑水北的描寫,展示了詩人與塵世的距離感。風(fēng)云迅速的新班筍和停雨雪的薇草,象征著生命的不息和過去的煩惱的舍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追求名利的態(tài)度,他寧愿閉門終老,專注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xiàn)了李曾伯的生活哲學(xué),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
這是一首以冬日景象為背景的詩作,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傳達了詩人對名利的超脫和對內(nèi)心世界的追求。詩人以一種淡然超脫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表達了對塵世繁華的冷眼旁觀,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和修養(yǎng)。整首詩在簡潔明快的語言中展現(xiàn)了李曾伯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