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總幕劉景文題杜立齋遺翰詩韻 / 作者:李曾伯 |
一老風流兩社間,至今膏馥尚留殘。
典刑已矣墨猶潤,生死以之盟未寒。
淮海屬心知士苦,山林投分只儒酸。
燈前掩袂空三嘆,盍與傳諸琬琰看。
|
|
和總幕劉景文題杜立齋遺翰詩韻解釋: 詩詞:《和總幕劉景文題杜立齋遺翰詩韻》
中文譯文:
一位老者有風流之姿,活動于兩個社會之間,
至今他的名望仍然留存。他的才學已經久矣,
而他的書法依然流暢。他以生死為誓言,
與人立下誓約。他了解淮海地區的士人之苦,
他在山林間分發自己的學問,只有儒者才能領悟。
他站在燈前,掩飾內心的悲嘆,空有三次感嘆。
何不將這些琬琰之物傳給后人,讓他們一同欣賞。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李曾伯寫給總幕劉景文關于杜立齋的遺翰詩韻。詩中描述了一個老者的風流姿態,他在兩個社會之間游走,名望仍然存在。他的才學已久,書法依然流暢。他以生死為誓言,與人立下誓約。他了解士人在淮海地區的苦難,他在山林中傳播自己的學問,只有儒者才能理解。在燈前,他掩飾內心的悲嘆,嘆息三次。詩人呼吁傳承后人,與他一同欣賞這些珍貴的文物。
賞析:
這首詩以杜立齋為主題,通過描繪他的形象和傳世之物,展現了他的風采和影響力。詩人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將杜立齋塑造成一個老者,他的才學和書法造詣仍然引人注目。他以生死為誓言,彰顯了他對信仰和價值觀的堅守。詩中還融入了對士人在淮海地區遭受苦難的關注,以及儒者在山林中傳播學問的意義。最后,詩人通過呼吁傳承后人,共同欣賞這些珍貴的文物,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共享的重視。整首詩情意并茂,氣勢沉穩,展示了杜立齋的卓越才華和儒者的精神追求,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和呼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