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國道間即事 / 作者:李曾伯 |
楓染{拖去扌加酉}顏菊亦酣,霜天風味飽相諳。
馬蹄去去江之北,雁影來來塞以南。
云外數峰輕抹翠,雨余一水碎挼藍。
肩輿催問誰家宿,落日西山已半含。
|
|
寧國道間即事解釋: 《寧國道間即事》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寧靜的國道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楓染顏菊亦酣,霜天風味飽相諳。
在這寧靜的國道上,楓葉染上了深紅的顏色,菊花也芬芳盛開,仿佛也陶醉其中。秋霜的天空中,風吹拂著,讓人可以充分體味秋天的風情。
馬蹄去去江之北,雁影來來塞以南。
馬蹄聲聲離開,向北駛向大江之畔,而南方的征雁影子卻飛來飛去,停歇在邊塞之間。這描繪了旅途的離別與相聚,暗示了行人的辛酸和思念。
云外數峰輕抹翠,雨余一水碎挼藍。
遠處的云中隱約可見幾座山峰,它們如同輕輕涂抹上了翠綠的顏色。雨后,余露滴下,水面上泛起片片碎碎的藍色波紋。這描繪了遠山的美麗和水面的寧靜,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肩輿催問誰家宿,落日西山已半含。
行人駕馭的肩輿催促著問路,詢問哪家客棧可供夜宿。而夕陽已經開始西落,山巒已經遮掩了半邊天際。這表達了行人行程的緊迫感,以及日暮途窮的情景。
這首詩詞通過對道間旅途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觀和人情思緒的交融。作者以深情細致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同時也表達了行人在旅途中的憂思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給人以靜謐、凄美的感受,讓讀者沉浸在旅途的情感體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