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國道間喜晴 / 作者:李曾伯 |
怪得虛檐寂溜聲,起來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風力,盡掃千山宿霧清。
農舍少酬終歲望,客途似過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飛入煙林自在鳴。
|
|
寧國道間喜晴解釋: 《寧國道間喜晴》是李曾伯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寧國道間喜晴
怪得虛檐寂溜聲,
起來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風力,
盡掃千山宿霧清。
農舍少酬終歲望,
客途似過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
飛入煙林自在鳴。
譯文:
在寧國道上喜歡晴天
奇怪地聽到空檐滴水聲,
天亮時,云淡月微明。
只需一夜西風的力量,
便能掃清千山上的宿霧。
農舍少有回報,但一年四季都期盼著,
旅途中,仿佛走過了一個小小的春天。
枝上的鳥兒似乎也感到喜悅,
飛入煙林中盡情地歌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寧國道上迎接晴天的喜悅場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的環境中。
首先,詩人用"怪得"來描述虛檐滴水的聲音,顯示了他對這種聲音的驚奇和注意。接著,他描述了云淡月微的景象,展現了清晨的寧靜和美麗。詩人接著提到一夜西風的力量,以及它能夠掃清山間宿霧的能力,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敬畏和欣賞。
在第二節中,詩人以農舍和旅途作為對比,表達了對農舍安逸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暗示了旅途中的辛勞和不易。他將旅途中的一剎那晴朗比作小春天,將枝上的鳥兒的歡快歌唱與自己的心情相映襯,傳遞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心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晴朗天氣的喜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通過描繪細節和對比,詩人展示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愉悅和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