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午昌化道間 / 作者:李曾伯 |
暑雨祁寒路兩經,二童一馬影冷竮。
檐花夜滴溪添綠,云葉暮橫山減青。
箬笠芒鞋今古道,竹籬茅店短長亭。
未妨老子登臨興,解卻征鞍且暫停。
|
|
壬午昌化道間解釋: 《壬午昌化道間》是宋代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夏天的雨水過后,我走過寒冷的道路兩次,
兩個童子和一匹馬的身影寒冷地并列。
屋檐上的花朵在夜晚滴下,溪水增添了綠意,
云和樹葉在黃昏時橫臥在山上減少了青色。
用箬笠和芒鞋穿行在現在和古代的道路上,
竹籬和茅草建造的店鋪和亭子短長不一。
不妨讓老子登上高山體驗喜悅,
解下馬鞍,暫時停下征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夏天的雨后為背景,描繪了詩人走過一條寒冷的道路的情景。詩人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出雨后的清涼和道路的荒蕪。在這條道路上,有兩個童子和一匹馬,它們的身影寒冷而孤寂。屋檐上的花朵在夜晚滴下,溪水的流動為這片荒涼的景象增添了一絲生機。然而,云和樹葉在黃昏時橫臥在山上,減少了青色,似乎預示著秋天的臨近。
詩人穿著箬笠和芒鞋,行走在現在和古代的道路上,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傳統的尊重。在這條道路上,有竹籬和茅草建造的店鋪和亭子,它們的短長不一,展現出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登高望遠的向往和暫時停下旅途的決心。詩人說,不妨讓老子(指自己)登上高山體驗喜悅,解下馬鞍,暫時停下征程。這里的"老子"指的是詩人自己,以自謙的口吻表示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凝練的意象,展現了一幅雨后道路的凄涼景象,以及詩人對歷史和傳統的思考和對自然的向往。通過對人事和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