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銅陵道 / 作者:李曾伯 |
夜報風姨息,曉乘波后平。
江涵一鏡凈,山列兩眉橫。
依約燃犀處,分明倒蔗生。
徐行戒舟子,勿使白鷗驚。
|
|
行銅陵道解釋: 《行銅陵道》是宋代詩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至銅陵道上,夜晚風停息,黎明時分乘著波浪行船,水面平靜如鏡,山巒橫亙如眉。
詩人約定在一個點上點燃犀牛角,火光明亮,照得清晰可見。慢慢行進,小心地避開劃船的人,不讓它們驚擾到白鷗。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和黎明時分行船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寧靜和美麗。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將江水和山巒與人的行動融為一體,給人以寧靜、安詳的感受。詩中還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生命的珍視,通過約定點燃犀牛角的方式,詩人表達了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對破壞的警惕。
整首詩詞意境空靈,語言簡練,意境清麗。通過對江水、山巒和行船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寧靜、和諧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詩人通過對白鷗的提及,傳達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破壞自然平衡的警醒,使詩詞具有一種深刻的生態意義。
總之,李曾伯的《行銅陵道》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江水、山巒和行船的美景,抒發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寧靜和諧生活的向往。詩詞意境清麗,傳遞出對生命和自然的珍視與敬畏,具有深刻的生態意義,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