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蘭花 / 作者:李曾伯 |
行盡離騷國,春深未見蘭。
容非隱君子,甘老蕨薇間。
|
|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蘭花解釋: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蘭花》是宋代詩人李曾伯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至離騷之國,春天深處仍未見到蘭花。我并非隱居的君子,卻甘愿老去于蕨薇之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李曾伯行走在離愁的國度,他在春天的深處卻未曾見到蘭花的美麗。他自稱并非隱居的君子,但卻情愿老去于蕨薇之間,表達了一種豁達的心境和對世事無常的深刻體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行走的形式展示了詩人的心境和感受。詩中的"離騷之國"暗指詩人離開故鄉的心情,他在異鄉漂泊,思念故土,卻未能見到蘭花的美麗。蘭花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高雅和純潔的象征,它的缺失暗示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渴望與不滿足。
詩人自稱"非隱君子",表明他并非隱居于山水之間的高雅人士,而是生活在塵世之中,面對現實的生活。然而,他卻表現出一種甘愿老去于蕨薇之間的心態,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蕨薇是一種普通的植物,與蘭花相比顯得平庸。詩人的選擇暗示了他對世間事物的超然態度,似乎在暗示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虛幻。
整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哲思。他通過對離愁、美麗和塵世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和世間事物的深切思考。這首詩詞在抒發情感的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展現了李曾伯獨特的詩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