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妙高臺 / 作者:李曾伯 |
占得湘中地最高,山川端欲助人豪。
萍蓬江海通吳會,蘭芷汀洲帶楚騷。
人住翠微藏夕靄,水連碧落見秋毫。
闌干立盡家何許,徒賦歸心折大力。
|
|
登妙高臺解釋: 《登妙高臺》是宋代詩人李曾伯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登上妙高臺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豪情壯志和對家園的熱愛之情。
譯文:
登上湘中最高的妙高臺,
山川端正,如欲助人豪。
萍蓬漂流江海,通往吳會之地,
蘭芷芬芳汀洲,帶有楚地的風騷。
居住在翠微之間,藏匿于夕靄之中,
水連著碧落,秋毫可見。
闌干立盡,家在何處?
徒然賦詩,折盡心力歸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妙高臺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家園的熱愛和豪情壯志。妙高臺作為湘中的最高地點,山川景色壯麗,給人以無限遐想。詩中提到的萍蓬漂流江海、蘭芷芬芳汀洲,暗示著作者對于家鄉的思念和向往之情。翠微和夕靄則揭示了作者在家鄉的隱居生活,以及對家園的深深眷戀。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歸心之情,闌干立盡,家在何處,徒然賦詩,折盡心力歸去,顯示了作者對于家園的思念和無奈之情。
整首詩意蘊含著詩人對家園的深深眷戀以及對壯麗山川的贊美。通過描繪壯麗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詩人展現了對家園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在遠離家鄉的時刻的孤獨和思鄉之情。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優美的描寫,展示了李曾伯的詩歌才華和對家園的深情厚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