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蘇庶子 / 作者:白居易 |
偶作關東使,重陪洛下游。
病來從斷酒,老去可禁愁。
款曲偏青眼,蹉跎各白頭。
蓬山閑氣味,依約似龍樓。
|
|
答蘇庶子解釋:
答蘇庶子
白居易
東南關河闊,且與清風游。
去歲江南子,今年洛下游。
蹉跎一別多,重復乘舠舟。
唯有心情盡,愿行今日休。
歲送暮云靜,春迎曉月秋。
庭除眷婢掃,床倚小簾浮。
進退實玲瓏,循環百思修。
尋常恩義薄,何以答忠謀。
譯文:
答復蘇庶子
東南關河寬闊,且讓清風徜徉。
去年江南游子,今年洛陽游。
多次分別,重復乘船旅行。
只有心情盡,愿意放棄今天的行程。
歲月送去暮云寧靜,春天迎來了清晨明月秋。
宮殿里除去了眷寵的婢女,床上靠著小簾子漂浮。
進退實在是精巧,循環思維百次修煉。
平常的恩義稀薄,如何回答忠誠之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寫給蘇庶子的回信。詩中描繪了作者曾經在東南關游玩的情景,接著提到作者去年在江南游玩,今年又去洛陽游玩,多次分別但也多次重復旅行。雖然多次分別令人感到心情疲憊,但現在心情已經逐漸平靜,愿意放棄今天的行程。接下來,詩人用四個季節的景象來描繪作者的居所,如庭院里靜謐的暮云、清晨明亮的月光和秋天迎來的涼爽氣息。同時,描寫了庭院中的情景,清除了宮殿里的婢女,床上小簾子輕輕飄動。作者通過這些描寫,傳達出尋常生活中的進退有序、循環反復,表達了他在瑣碎的生活中修身養性的態度。最后,作者感嘆平常的恩義稀薄,思考如何回答忠誠之謀,表達了內心的困惑和疑問。
整首詩以簡潔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生活情景,展現了白居易文學的特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感慨和迷惘,以及對于尋求內心平靜的努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