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丙午和淮安朱贊府韻,以同在丙寅安陸圍中,朱八十余矣) / 作者:李曾伯 |
紫金山前,鐵騎圍中,惟公尚知。
悵當時卯角,魚猶同隊,如今縞鬢,鷗已忘機。
故壘荒榛,群賢拱木,疇記官軍夜戰時。
不圖見,獨歲寒不改,老氣猶奇。
嗟哉月駛舟移。
四十載光陰昨夢非。
嘆荷薪弗克,祗慚弓冶,扃柴卻掃,絕望簪圭。
菌短椿長,晏鳥微鵬巨,天分當然何足疑。
聞公里,有_溪堪釣,盍亦云歸。
|
|
沁園春(丙午和淮安朱贊府韻,以同在丙寅安陸圍中,朱八十余矣)解釋: 《沁園春(丙午和淮安朱贊府韻,以同在丙寅安陸圍中,朱八十余矣)》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紫金山前,鐵騎圍中,惟公尚知。
悵當時卯角,魚猶同隊,如今縞鬢,鷗已忘機。
故壘荒榛,群賢拱木,疇記官軍夜戰時。
不圖見,獨歲寒不改,老氣猶奇。
嗟哉月駛舟移。四十載光陰昨夢非。
嘆荷薪弗克,祗慚弓冶,扃柴卻掃,絕望簪圭。
菌短椿長,晏鳥微鵬巨,天分當然何足疑。
聞公里,有_溪堪釣,盍亦云歸。
譯文:
在紫金山前,鐵騎圍繞,只有公子還知曉。
懷念過去的年少時光,魚兒仍然成群結隊,如今頭發已斑白,海鷗已忘卻過去的機緣。
古老的壘堡荒草叢生,群賢拱木而立,那時記得官軍夜戰的場景。
不圖謀相見,孤獨地度過歲寒,卻依然保持著年邁的活力。
唉,月亮駛過,船只移動。四十年的光陰如昨日的夢一般虛幻。
嘆息著,荷花的薪火無法燃起,只能慚愧地從事弓冶工作,扃柴卻掃地,對希望絕望,不再帶上簪子。
菌類短暫而椿樹長久,晏鳥微小而鵬鳥巨大,人的天賦當然無需懷疑。
聽說公子的里程,有一條名為_的溪流可供垂釣,何不也歸去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沁園春》是李曾伯在圍城中寫的,他對當時的戰亂和歲月流逝感到深深的感慨和憂慮。紫金山前,鐵騎圍繞,形容了戰亂的景象,但只有李曾伯這位公子依然心知肚明。他懷念過去年少時的歡樂,與魚兒成群結隊一起游動的景象相比,如今他的頭發已斑白,心中的機遇已經消失。古老的壘堡已經荒廢,但依然有群賢拱木而立,這讓他回憶起官軍夜戰的場景。他自言不圖謀與這些人再次相見,孤獨度過歲月的寒冷,但他卻保持著年邁的活力,這仍然令人感到驚奇。月亮的泛舟和船只的移動使他感嘆光陰的流逝,仿佛四十年的光陰只是昨日的夢幻而已。他嘆息著,感嘆荷花的薪火無法再燃起,只能抱愧地從事弓冶工作,扃柴卻掃地,對希望感到絕望,不再帶上簪子。他通過比喻,表達了菌類短暫而椿樹長久、晏鳥微小而鵬鳥巨大的道理,認為人的天賦應該是不容置疑的。最后,他聽說公子的里程中有一條溪流可以釣魚,也提出了自己歸去的建議。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亂景象、回憶過去、表達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憂慮,以及對希望和自我價值的思考,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現實的觀察,呈現了歲月無情和時光流逝的主題,同時也表達了對希望和自我價值的堅持。整首詩詞的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融合,展現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