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韻) / 作者:李曾伯 |
幻出廣寒境,羅襪凈無塵。
素娥風格分明,玉骨水為神。
手攬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閱盡古今人。
對影且長嘯,一酌甕頭春。
千萬頃,琉璃色,楚天清。
庾樓袁舫何事,汨汨主和賓。
但見老蟾無恙,不管鏡圓鉤闕,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無雨,何惜放顏醺。
|
|
水調歌頭(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韻)解釋: 《水調歌頭(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韻)》是宋代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幻出廣寒境,羅襪凈無塵。
在幻化的廣寒境中,羅襪純凈無塵。
素娥風格分明,玉骨水為神。
素娥的風姿明晰,她的玉骨像水一樣靈動。
手攬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閱盡古今人。
手里把握著明亮的月光,眼睛看著山河的一片景色,閱讀過古今的人物。
對影且長嘯,一酌甕頭春。
面對自己的影子,放聲長嘯,一邊品嘗著甕中的新酒。
千萬頃,琉璃色,楚天清。
廣闊無邊的湖泊上,倒映出如琉璃般的色彩,楚天晴朗。
庾樓袁舫何事,汨汨主和賓。
庾樓上的袁舫,發生了什么事情,汨汨是指忙碌、繁忙的樣子,主和賓指的是主人和客人。
但見老蟾無恙,不管鏡圓鉤闕,寒暑任相更。
只看到老蟾(指月亮)沒有受傷,無論是圓月還是虧月,寒暑輪流更替。
此夕幸無雨,何惜放顏醺。
今晚幸好沒有下雨,何必擔心臉龐被酒色沾染。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幻化的廣寒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歷史人物的贊美。詩人通過描寫素娥和月亮等元素,展示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交融。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詞以中秋夜景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嘆和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