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再和) / 作者:李曾伯 |
排遣新寒有酒,追尋舊隱無人。
四山朔吹又冬鳴。
吹送午鐘余韻。
過眼霜高木落,寄心月駛云行。
歸歟閉戶飽藜羹。
世事華胥一枕。
|
|
西江月(再和)解釋: 《西江月(再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曾伯。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冬夜中的心境和情感體驗。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排遣新寒有酒,
追尋舊隱無人。
四山朔吹又冬鳴,
吹送午鐘余韻。
過眼霜高木落,
寄心月駛云行。
歸歟閉戶飽藜羹,
世事華胥一枕。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夜的景象和表達作者的感受,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緬懷和對現實生活的排遣。作者感嘆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但是感到寒冷,于是用酒來排遣內心的寒冷感。作者追尋過去的隱居生活,卻發現沒有人能夠陪伴自己。詩中提到四山的朔風吹拂,又讓冬天的聲音回蕩在耳邊,午時鐘聲的余音也被風吹送。在冬夜中,作者看到霜雪覆蓋的高大樹木已經凋零落葉,心思則寄托在月亮上,仿佛看到月亮駛過云層。最后,作者歸于自己的閉戶之中,享受一碗飽滿的藜羹,暫時遠離世事的紛擾,仿佛沉浸在華胥之境,逃離了塵世的煩惱。
賞析:
《西江月(再和)》這首詩詞以冬夜為背景,通過描繪冷寂的自然景觀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排遣。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新寒、舊隱、四山朔吹、過眼霜高木落、寄心月駛云行等,使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孤寂。同時,作者以酒作為一種排遣的方式,表達了對寒冷的抵抗和對心靈的慰藉。詩詞的結尾以歸歟閉戶飽藜羹作為收束,表現了對現實生活的回歸和對塵世的疏離,給人一種安靜、寧謐的感覺。
整首詩詞情感內斂而深沉,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體現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感慨。它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留戀和對現實生活的疏離,同時也透露著對人生和世事的淡泊態度。這種超脫塵世、追求寧靜的思想情感,與宋代文人的隱逸思想風格相契合,體現了作者獨特的感悟和藝術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