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丙辰歸里和八窗叔韻) / 作者:李曾伯 |
萬里戍邊,八載去家,始遂一歸。
悵中年早歷,虎頭兵幕,平生屢建,豹尾神旗。
乞得閑身,毋庸多議,感荷九重淵聽知。
當時事,似狂瀾欲倒,孰障東之。
天教狂虜灰飛。
更莫問兒郎存血衣。
把雪裘霜帽,絕交楚徼,雨蓑風笠,投老吳磯江上有吳王磯,借用。
徑與松荒,人同鶴在,交友曉天星樣稀。
從今去,共麹生相約,愿樂清時。
|
|
沁園春(丙辰歸里和八窗叔韻)解釋: 《沁園春(丙辰歸里和八窗叔韻)》是宋代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沁園春(丙辰歸里和八窗叔韻)
萬里戍邊,八載離家,終于得以回歸。懷念中年早已過去的歲月,身世如虎頭兵幕,一生屢次建功立業,如豹尾神旗。現在我請求得到一段寧靜的時光,不需要多言,只感激九重深淵中的聽眾能明白我心中的感受。當時的事情,宛如洶涌澎湃的波濤欲倒,有誰能阻擋住東方的勢力?上天注定狂暴的侵略者將灰飛煙滅。請不要再問我家中的兒郎是否活著,他們已經化作血染的衣袍。
我身披著雪裘,戴上霜帽,與楚徼絕交,穿著雨蓑和風笠,投身老吳磯江的水上,借用吳王之名。我與松荒為伴,就像人們與仙鶴在一起,交友如同早晨的天空中稀疏的星星。從今以后,我愿與友共同享受純粹的時光,愿意在清靜的時光中感到快樂。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寫出了作者李曾伯辭官歸鄉的心情和對家園的思念。詩中描繪了他在邊疆戍守多年后終于回歸家鄉的場景,表達了對年華逝去和戰事頻繁的遺憾之情。作者以軍旅的比喻,形容自己的奮斗和功業,同時表達了對和平寧靜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擺脫世事的紛擾,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
詩中還表達了對祖國的擔憂和對侵略者的抗爭。作者用極具感染力的文字描繪了當時戰亂的景象和自己對抗侵略者的堅定信念。他借用吳王的名義,表示自己與侵略者斷絕關系,投身于江湖之中,與自然為伴,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過平靜而純粹的生活。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典故來襯托作者的情感和理想,表達了對和平、寧靜、真摯友誼和美好時光的向往。通過描繪個人的遭遇和國家的命運,詩中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價值和社會理想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