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郎(送靜齋堂召,和朔齋韻) / 作者:李曾伯 |
嶺蜀天涯路。
憶前年、擔簦西上,旌麾南去。
誰謂瀟湘還解后,重對燈前笑語。
挺喬木、森森猶故。
梅外柳邊官事了,記牢之、曾著元戎府。
聊訪問,舊游處。
酒邊不用傷南浦。
為鄇亭、百年門戶,正煩宗主。
見說君王方干食,借箸哺應為吐。
這官職、二郎須做。
若見時賢詢小阮,愿早攜、袯_耕春雨。
嗟矍鑠,恐遲暮。
|
|
賀新郎(送靜齋堂召,和朔齋韻)解釋: 《賀新郎(送靜齋堂召,和朔齋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嶺蜀天涯路。
在嶺蜀的天涯路上。
憶前年、擔簦西上,
回憶起前年,背負著行李向西行,
旌麾南去。
旗幟指引著南方的方向。
誰謂瀟湘還解后,
有人說洞庭湖已經恢復,
重對燈前笑語。
我再次面對燈前,和你開懷暢談。
挺喬木、森森猶故。
高大的喬木依然矗立在那里。
梅外柳邊官事了,
梅樹旁邊的柳樹不再有官方的事務,
記牢之、曾著元戎府。
記住那段往事,曾在元戎府工作。
聊訪問,舊游處。
只是隨便拜訪一下,回憶曾經的游玩之地。
酒邊不用傷南浦。
不必為南浦的事而傷感。
為鄇亭、百年門戶,
為鄇亭、這百年的家門,
正煩宗主。
主人正忙著。
見說君王方干食,
聽說君王正在吃干食,
借箸哺應為吐。
借箸來給你喂食,你也應該吐出來。
這官職、二郎須做。
這官職,二郎你應該接手。
若見時賢詢小阮,
如果遇到時賢詢問小阮,
愿早攜、袯_耕春雨。
希望早日攜手,共同耕耘春雨。
嗟矍鑠,恐遲暮。
嘆息年華逝去,擔心時光已晚。
這首詩詞以抒發作者的情感和對過去的回憶為主題。詩人回首往事,描述了自己曾經的旅行經歷和在嶺蜀的生活。他回憶起和朋友在燈前暢談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友誼和情感的珍視。詩中還提到了一些地方名勝和官職的變遷,折射出社會變遷和個人經歷的交織。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時賢的期盼和對光陰流逝的憂慮。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流露,展現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一些社會和政治的隱喻,對官職和時代的變遷進行了一定的反思。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展現了個人情感,又折射出了社會背景和歷史變遷,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