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庚子登鳳凰臺,和壁間韻) / 作者:李曾伯 |
漫浪江頭,三聽秋砧,一登故臺。
望煙蕪莽蒼,令人目斷,風檣掀舞,何日眉開。
把酒新亭,圍棋別墅,老氣當時何壯哉。
江東事,百年無恙,全是時才。
紛然競付輕埃。
還水繞賞心東向淮。
嘆阿奴儕輩,因人碌碌,乃翁材略,余地恢恢。
鳳闕天高,鷺洲潮落,約取白鷗歸去來。
闌干外,英雄陳跡,一_瓊杯。
|
|
沁園春(庚子登鳳凰臺,和壁間韻)解釋: 《沁園春(庚子登鳳凰臺,和壁間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漫浪江頭,三聽秋砧,一登故臺。
在江邊漫步,聽到三聲秋天的蟋蟀叫聲,登上一座古老的臺階。
望煙蕪莽蒼,令人目斷,風檣掀舞,何日眉開。
遠望煙霧彌漫,蒼茫的景色讓人目眩,風帆起舞,何時才能心情舒暢。
把酒新亭,圍棋別墅,老氣當時何壯哉。
在新建的亭子里品酒,圍坐在圍棋的別墅中,雖然年紀已經不輕,但當時的風采依然壯麗。
江東事,百年無恙,全是時才。
江東的事跡,百年來一直沒有消失,完全是因為當時的才華。
紛然競付輕埃。還水繞賞心東向淮。
紛紛才子爭相付出輕微的努力。回到水邊,環繞著賞心悅目的東向淮河。
嘆阿奴儕輩,因人碌碌,乃翁材略,余地恢恢。
感嘆與阿奴這樣的同輩人,由于個人碌碌無為,而老翁的才華卻依然輝煌,余地廣闊。
鳳闕天高,鷺洲潮落,約取白鷗歸去來。
鳳凰臺高聳入云,鷺洲的潮水退去,與白鷗約定來回往返。
闌干外,英雄陳跡,一杯瓊杯。
在窗欞之外,英雄的事跡仍然留存,舉杯共飲瓊漿。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情感為主題,展示了作者對江邊景色的觀察和對當時人才的贊美。通過描繪煙霧、風帆、水景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喜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時光流轉和個人價值的思考,以及對英雄事跡和才華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景和人物,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同時也展示了他對才華和人生價值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方式,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