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丙午和朱希真老來可喜韻) / 作者:李曾伯 |
云胡不喜。
得抽腳籃中,安身局外。
世路風濤都歷遍,幾度眉攢心碎。
八尺滕床,二升粟飯,方寸恢余地。
翻云覆雨,從伊造物兒戲。
不見刻木牽絲,雞皮鶴發,弄罷寂無事。
隨分風光堪領略,聊放疏狂些子。
劉項雌雄,跖顏修短,無彼亦無此。
茅檐高臥,不知春到花底。
|
|
念奴嬌(丙午和朱希真老來可喜韻)解釋: 這首詩詞《念奴嬌(丙午和朱希真老來可喜韻)》是宋代李曾伯創作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胡不喜。得抽腳籃中,安身局外。世路風濤都歷遍,幾度眉攢心碎。八尺滕床,二升粟飯,方寸恢余地。翻云覆雨,從伊造物兒戲。不見刻木牽絲,雞皮鶴發,弄罷寂無事。隨分風光堪領略,聊放疏狂些子。劉項雌雄,跖顏修短,無彼亦無此。茅檐高臥,不知春到花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閑適心境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詩人開頭表示云胡(不知為何)不喜,然后表達自己得以安身局外,置身于抽腳籃之中的寧靜。他已經歷過世間的風風雨雨,幾度眉頭緊鎖,心靈受傷。
在物質方面,詩人描述了自己簡樸的生活,八尺滕床、二升粟飯,方寸之地恢復了余地,體現了他的寧靜和清貧。然而,他意識到人生如同翻云覆雨,只是上天的兒戲。他并不見刻木牽絲,也不追求虛榮和名利,不論是雞皮鶴發(年老的形容)還是一切事情的結束,都是寂無事的。
詩人認為自己應該隨遇而安,領略風光,放縱自己的疏狂之情。他提到了劉邦和項羽這兩位歷史人物,用以比喻人生中的勝負得失,認為外在的長短、修養與否都是無關緊要的。他高臥在茅檐之下,不知春天已經到來,不知花朵已經盛開。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表達了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愿望。通過描繪詩人的生活和態度,詩詞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物質與精神之間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