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疾會詩客元生與釋子法朗,因貽諸祠曹 / 作者:韋應物 |
對此嘉樹林,獨有戚戚顏。
抱瘵知曠職,淹旬非樂閑。
釋子來問訊,詩人亦扣關。
道同意暫遣,客散疾徐還。
園徑自幽靜,玄蟬噪其間。
高窗瞰遠郊,暮色起秋山。
英曹幸休暇,悢悢心所攀。
|
|
移疾會詩客元生與釋子法朗,因貽諸祠曹解釋: 移疾會詩客元生與釋子法朗,因貽諸祠曹
對此嘉樹林,獨有戚戚顏。
抱瘵知曠職,淹旬非樂閑。
釋子來問訊,詩人亦扣關。
道同意暫遣,客散疾徐還。
園徑自幽靜,玄蟬噪其間。
高窗瞰遠郊,暮色起秋山。
英曹幸休暇,悢悢心所攀。
中文譯文:
移疾會見詩客元生和釋子法朗,因而向諸位祠曹借詩。
對于這個喜慶的樹林,只有戚戚的神色。
我懷疑我的職責是否被忽視,度過的時間并不是快樂的消遣。
釋子前來詢問我的病情,我也借此機會交流心事。
道義相通,我暫時放下,客人離去,我病態慢慢恢復。
園徑自成幽靜之境,玄蟬在其中嘈雜。
從高窗俯瞰遠郊,夜幕中秋山漸起。
英明的官員幸好有休息的時間,我沉思心事纏綿不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寫給友人元生和法朗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在病中與友人的會面,并且借此向祠曹借詩。詩中表現了詩人在病中的思考和感受。
詩人用"對此嘉樹林,獨有戚戚顏"來形容友人對祠曹的期待和憧憬,表達了友人們對祠曹的崇敬之情。接著詩人用"抱瘵知曠職,淹旬非樂閑"來表達自己對自身職責的懷疑和時間的流逝感受,暗示了詩人在病中對人生的思考。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友人和友人的師父釋子前來探望自己的情景,表示友人和友人的師父對自己的關心和關注,并且詩人也借此機會與他們交流思想。車主在"道同意暫遣,客散疾徐還"中,表示詩人和友人在一起時忘卻了病痛的焦慮,暫時拋開自身職責和病情,友人離去后,自己也慢慢康復。
而后,詩人描繪了園徑幽靜、玄蟬嘈雜的景象,展示了詩人病中的思索和感悟。通過高窗俯瞰遠郊,觀賞暮色中的秋山,詩人表現出對大自然的憧憬和沉思。最后,詩人描述了官員有幸休暇的場景,表現了自己對官員的羨慕和對人事的思考。
整首詩以病中思索為主線,通過描繪友人探望、自然景色和官員休暇等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事物的感悟,展現了一種憂郁、哀愁的情緒。詩人在病痛中思考人生,表達了病痛所引發的深切感悟和對人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