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居贈友 / 作者:韋應物 |
補吏多下遷,罷歸聊自度。
園廬既蕪沒,煙景空澹泊。
閑居養痾瘵,守素甘葵藿。
顏鬢日衰耗,冠帶亦寥落。
青苔已生路,綠筠始分籜。
夕氣下遙陰,微風動疏薄。
草玄良見誚,杜門無請托。
非君好事者,誰來顧寂寞。
|
|
閑居贈友解釋: 譯文:
《閑居贈友》
補吏多次下遷,最后辭官歸來閑居自度。花園住所已經荒涼,景色荒蕪寂寞。閑居中養病,吃素甘心享受蔬菜。面色與發絲日漸衰老,身上的衣帶也疏落。青苔已經長滿了路面,綠竹開始分出新枝。夕陽西下遙看云層陰霾,微風吹動了稀疏的薄草。有人嘲諷我窮苦,我守在家門不主動拜訪他人。不是善事做得多的人,誰會來顧及我的寂寞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韋應物自愿選擇退隱生活后的情景。詩人在官場中歷經輾轉,終于選擇放棄官職回到家中過閑居生活。然而,回到家中卻發現一片荒涼,園廬已荒蕪不復存在,景色悠悠空靈。詩人以一種頗為冷靜的態度,寫出了閑居的寧靜和獨處的淡泊心情。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詩人在官場中歷經輾轉,經歷了多次的降職和調動。最后,詩人決定辭官回歸閑居自度,放棄世俗的紛擾。接著,描寫的是閑居的凄美景象,園廬已草木凋零,景色靜謐而荒寂。
接下來的幾句,詩人以自然界的景物作為表象,描繪了自己的心境。閑居中的詩人養病,守素度日,甘心享受清淡的生活。然而,歲月已經使他的容顏衰老,青春已經遠去,身上不再華麗飾物。詩人將別人眼中的寂寞獨處與對自然界的景物進行了對比,表達了自己寧靜淡泊的心情。
詩的最后幾句,則是表達了詩人對嘲諷他的人的回應。他表示自己不是那種善事做得多的人,沒有貪求名利,無意向他人求助。最后一句也流露出一絲無奈,問道誰會來顧及他的寂寞。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閑居中的寧靜和淡泊,以及對人事紛擾的默默回應。在離開繁華世界之后,詩人放下了榮譽與權力,選擇以安靜的方式度過余生,從而體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