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宣州周錄事 / 作者:韋應物 |
清時重儒士,糾郡屬伊人。
薄游長安中,始得一交親。
英豪若云集,餞別塞城闉。
高駕臨長路,日夕起風塵。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從茲一分手,緬邈吳與秦。
但睹年運駛,安知后會因。
唯當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
|
送宣州周錄事解釋: 《送宣州周錄事》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講述了詩人與周錄事相識相交并告別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的珍重以及對未來的期望。
詩中,詩人描述了周錄事在清朝時期熱愛儒學,而又與宣州相關的身份。在漫長的游歷途中,他在長安結識了詩人,并成為了好友。在與眾多英豪的相聚中告別,在塞城的邊境相送,詩人坐在高車上眺望著長長的道路,每天行進都被塵土風暴所伴隨。詩人回憶起曾經一起歡宴的美好時光,也看過了美麗的芳林春景。此時的分別,使吳與秦之間遠離對方成為了遙遠的回憶,只剩下彼此看不見的運命。
在結束的部分,詩人提到只有堅守令德,才能解除內心的憂郁。而對于未來是否還能相見,詩人則持著一種懷疑和期待的態度。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好友相聚相別的情景,表達了友誼的珍貴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唐代以詩人真情實感的描寫和對友誼的重視而聞名,這首詩也是其中的一例。詩人通過描寫友誼的贊美和離別的傷感,表達了自己對友誼的看重,并對將來的相見心懷憂慮。這首詩意境高遠,感情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篇。
詩詞翻譯:
清時重儒士,糾郡屬伊人。
在清朝時期重視儒學,有關宣州府的相關事務。
薄游長安中,始得一交親。
在長安短暫的漫游中,終于交到了一個朋友。
英豪若云集,餞別塞城闉。
英豪們聚集在一起,相送到塞城邊界。
高駕臨長路,日夕起風塵。
坐在高車上行進在漫長的道路上,每天都是塵土飛揚。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回憶起過去的夜晚宴會,已經度過了美麗的春天。
從茲一分手,緬邈吳與秦。
從此分別,吳與秦成為了遙遠的回憶。
但睹年運駛,安知后會因。
只能看著時間推移,不知道能否再相見。
唯當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只有堅守令德,才能解除內心的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