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李浣三首 / 作者:韋應物 |
孤客逢春暮,緘情寄舊游。
海隅人使遠,書到洛陽秋。
馬卿猶有壁,漁父自無家。
想子今何處,扁舟隱荻花。
林中觀易罷,溪上對鷗閑。
楚俗饒辭客,何人最往還。
|
|
答李浣三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答李浣三首》
孤客逢春暮,
緘情寄舊游。
海隅人使遠,
書到洛陽秋。
馬卿猶有壁,
漁父自無家。
想子今何處,
扁舟隱荻花。
林中觀易罷,
溪上對鷗閑。
楚俗饒辭客,
何人最往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寫給李浣的回答。“孤客逢春暮,緘情寄舊游。”詩人感到孤獨和思鄉之情,將這種情感寫成了詩。“海隅人使遠,書到洛陽秋。”詩人表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對友人的書信遲遲未達的期待。“馬卿猶有壁,漁父自無家。”詩人通過馬卿、漁父的比較,表達了時光變遷的無常和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命運。“想子今何處,扁舟隱荻花。”詩人思念朋友,想象朋友現在的境況,描繪了一個隱藏在蘆葦花叢中的小船。“林中觀易罷,溪上對鷗閑。”詩人在想朋友可能所在的地方,描繪了一個寧靜的環境。“楚俗饒辭客,何人最往還。”詩人思考朋友是否仍然旅游在外,對眼前景物的追問反映了詩人對友人命運的關切。
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詩人抒發了思鄉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這首詩中音韻和諧,意境寧靜,給人以一種悠遠而寂寥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思考對方命運的關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