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崔都水 / 作者:韋應物 |
深夜竹亭雪,孤燈案上書。
不遇無為化,誰復得閑居。
|
|
答崔都水解釋: 答崔都水
獨坐深竹晚,燭窗思崔都。
童顏似未改,年去已為無。
所嗟江海艱,側觀風月久。
郁郁投黃葉,沉沉隨白流。
當初即乖辜,飄翻弄前后。
后來今忽遂,萬古亦難拘。
世路同分野,禪關有所顧。
江人亦相問,何以寄相如?
中文譯文:
回答崔都水
獨自安坐在深竹叢中,晚上燭光映照著窗前,我思念崔都水。崔都水的童顏似乎還未改變,然而歲月已經悄然從我身邊溜走。我感嘆江海之間的艱難險阻,側身望著風月已經過去的日子。郁郁的黃葉被風吹得翻飛,沉沉的白流又將它們帶走。我曾經有過懷才不遇的辜負,翻來覆去地漂泊。如今突然回首,萬古亦難抑制我的心思。在世間的道路是相似的,禪門就是我向往的地方。江上的人們也在詢問,我為何要把信件寄給相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韋應物回答崔都水的贈詩。全詩筆調清淡平和,描繪了作者深夜的心情和思念之情。詩人獨自坐在竹亭中,望著燭火映照的窗戶,思念崔都水。詩中描述了崔都水依然年輕的面容,但也暗示了光陰荏苒,時光已過。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江海艱難和風月的感嘆。詩人感嘆自己過去的辜負和流浪,以及如今的心境。最后,詩人提到將信件寄給相如,表達了寄情他鄉、流浪失所的心境。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往事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對禪門的向往。通過描述景物和自身的經歷,詩人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了出來。整首詩抒發了一種淡泊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具有詠史抒懷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