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庫部韓郎中 / 作者:韋應物 |
高士不羈世,頗將榮辱齊。
適委華冕去,欲還幽林棲。
雖懷承明戀,忻與物累暌。
逍遙觀運流,誰復識端倪。
而我豈高致,偃息平門西。
愚者世所遺,沮溺共耕犁。
風雪積深夜,園田掩荒蹊。
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見攜。
|
|
答庫部韓郎中解釋: 《答庫部韓郎中》是唐代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詩人通過表達自己與高士的差異及各自的選擇,描繪了一個不拘世俗、追求自由的形象,同時表達了對清凈山水的向往和對世俗紛擾的不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貴的士人不為世所拘束,榮耀和恥辱對他們無甚影響。
我曾經戴上華麗的冠冕外出,現在卻想要歸隱于幽靜的林中。
雖然我心懷著對權臣的懷念,但我更喜歡與自然相伴而不受物質擾亂。
輕松自在地觀賞河山變化,誰還能看出其中的端倪呢?
然而我怎能高高在上,寧靜地在西門里沉睡?
愚人所遺忘的東西,是我與世俗共同耕耘的道具。
大雪紛飛的深夜里,花園和田地都封閉著荒涼的小徑。
幸運的是我蒙受思念之情的書信,以柔和的曲調招呼我前去會面。
整首詩以對高士的描寫開頭,高士不受世俗的羈絆,同時注重榮辱,十分在乎自己的名譽。接著詩人表現自己的差異,他戴上華冕外出,但又想要歸隱山林,追求心靈的自由與寧靜。他對承明戀的懷念和與物累暌的喜悅交織在一起,表現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無奈。他對自然觀察運流變化,卻沒人能理解他的心境。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并非如高士般高貴,而是靜靜地偃息在平凡的西門之中,放下了世俗的名利和紛擾。他自稱為愚者,表示自己受到了世俗遺棄,與普通人一起耕耘。最后,詩人說到夜晚的大雪中,花園和田地被掩埋,表現出他的孤寂和冷清。然而,他幸運地收到了思念他的書信,并期待著和他相見。整首詩以對高士的對比開頭,然后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最后表達了對清凈山水的向往和對世俗紛擾的不舍之情。
這首詩通過對高士和自己的對比,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他向往高士的自由與不羈,然而又不能放下世俗的擾亂和誘惑。他心思縝密,眼光獨特,能洞察事物的本質和變化,而又深感規則與常態的束縛。他向往與自然相伴而不受物質的干擾,但又無法完全放棄世俗的名利。最后,他表達了對清凈山水的向往和對世俗瑣事的厭倦,同時又表示愿意與思念他的人共度時光。整首詩情感真摯,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動態和追求自由的欲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