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 / 作者:韋應物 |
晨登西齋望,不覺至夕曛。
正當秋夏交,原野起煙氛。
坐聽涼飆舉,華月稍披云。
漠漠山猶隱,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靜興彌臻。
息機非傲世,于時乏嘉聞。
究空自為理,況與釋子群。
|
|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解釋: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詩詞的中文譯文為:清晨登上西齋,望著不知不覺已到了夕陽下的時候。此刻正是秋天和夏天的交替,原野上升起了煙塵。坐在這里聽涼風吹拂,華麗的月亮已經逐漸從云中露出。遙遙的山還是隱隱約約的,水面上泛起了漸漸擴散的漣漪。物事在幽暗中更顯得特別,心境的寧靜讓人愈發感到快樂。暫時放下一切,對世俗之事不再關心,與禪僧們一同探討空靈之理。
這首詩詞描寫了作者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在西齋上與僧人一起觀賞景色的情景。通過寫景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和心境的高度贊美。
詩詞以“晨登西齋望”作為開篇,傳達了作者早晨上西齋觀賞景色的情景。接著,通過“正當秋夏交,原野起煙氛”的描寫,表達了秋季和夏季交替的景象,以及原野上升起的煙霧。
之后,詩人通過“坐聽涼飆舉,華月稍披云”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涼爽的夜晚,涼風吹拂,月光透過云層逐漸顯露出來。
在下一節中,詩人運用“漠漠山猶隱,滟滟川始分”的描寫手法,表達了山影的朦朧和水面上泛起漣漪的景象。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此時此刻的特殊之處,物事在幽暗中更顯得特別,心境的寧靜讓人愈發感到快樂。
最后,詩人以“息機非傲世,于時乏嘉聞。究空自為理,況與釋子群?!弊鳛榻Y束,表達了作者暫時放下一切,對世俗之事不再關心,與禪僧們一同探討空靈之理的心情。
整首詩以描寫大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描繪細節,展示了作者在西齋上與僧人一同欣賞秋天夜晚景色時的心境,詩意深遠,意境清新,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心靈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