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內閑居 / 作者:韋應物 |
棲息絕塵侶,孱鈍得自怡。
腰懸竹使符,心與廬山緇。
永日一酣寢,起坐兀無思。
長廊獨看雨,眾藥發幽姿。
今夕已云罷,明晨復如斯。
何事能為累,寵辱豈要辭。
|
|
郡內閑居解釋: 《郡內閑居》
棲息絕塵侶,
孱鈍得自怡。
腰懸竹使符,
心與廬山緇。
永日一酣寢,
起坐兀無思。
長廊獨看雨,
眾藥發幽姿。
今夕已云罷,
明晨復如斯。
何事能為累,
寵辱豈要辭。
中文譯文:
居住在鄉郊中,
遠離紛擾的心伴,
愚鈍的心情自然愉悅。
身上懸掛竹制的符咒,
內心與廬山的神秘力量相通。
整日里陶醉在甜美的睡眠中,
起坐時沒有任何心思顧慮。
獨自在長廊上觀看雨水,
令人留連忘返的草木怒放。
如今夜深人靜,
明天清晨又將如此。
有什么事情能使人煩惱呢?
被人寵愛或受人輕辱又有何關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描繪了作者在鄉郊中的閑居生活。詩人通過其孱鈍的個性,表達了自得其樂的心態,并與自然及廬山等山水相融合。他沉浸在寧靜的生活中,享受著純粹的寧靜和安逸,不為外界的功名利祿所干擾。長廊上觀雨,獨自欣賞大自然的景色,也抒發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熱愛。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淡然處之的心境,不為外界的變故所動,以寵辱不驚的態度面對世事。詩中流露出詩人恬淡自足的心態,以及對自然和安逸生活的向往,有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和舒適自在的感覺。整體而言,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閑適寧靜、超脫塵囂的心境,展示了作者對自在自由生活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