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暢當(聞以子弟被召從軍) / 作者:韋應(yīng)物 |
寇賊起東山,英俊方未閑。
聞君新應(yīng)募,籍籍動京關(guān)。
出身文翰場,高步不可攀。
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間。
昔為瓊樹枝,今有風霜顏。
秋郊細柳道,走馬一夕還。
丈夫當為國,破敵如摧山。
何必事州府,坐使鬢毛斑。
|
|
寄暢當(聞以子弟被召從軍)解釋: 寄暢當(聞以子弟被召從軍)
寇賊起東山,英俊方未閑。
聞君新應(yīng)募,籍籍動京關(guān)。
出身文翰場,高步不可攀。
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間。
昔為瓊樹枝,今有風霜顏。
秋郊細柳道,走馬一夕還。
丈夫當為國,破敵如摧山。
何必事州府,坐使鬢毛斑。
中文譯文:
給暢當(聽說子弟被召從軍)
寇賊起事于東山,英俊方才不得閑。
聽說君主新招募,將要動搖京城關(guān)。
出身于文官場,高位不可攀。
青袍還未脫,白羽已插腰間。
曾經(jīng)是瓊樹的枝,如今面對風霜顯顏衰。
在秋郊的小道上,騎馬一夜又回還。
丈夫應(yīng)當為國家而戰(zhàn),打敗敵人如摧毀山。
何必要在州府做官,坐使鬢毛變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韋應(yīng)物寫給一個名叫暢當?shù)呐笥训模敃r聽說暢當?shù)淖拥鼙徽髡購能姡f應(yīng)物以此表達了自己對暢當?shù)年P(guān)心和思念之情。
詩中通過描繪寇賊起事于東山,引發(fā)了暢當?shù)淖拥芤能姷那楣?jié)。他稱暢當是英俊之士,一心一意為國家效力。暢當?shù)臎Q心和忠誠使得京城都為之動容。韋應(yīng)物自己是一個出身文官家庭的人,高官厚祿,但他深知自己無法與暢當?shù)能娐蒙南啾龋岳⒉蝗纭?br/> 詩的第二部分,韋應(yīng)物表達對暢當?shù)淖8:蛧谕小K褧钞敱茸髟?jīng)挺拔的瓊樹枝,而如今面對風霜已經(jīng)顯露顏衰。他希望暢當能夠平安回到家中。在詩末,韋應(yīng)物回到丈夫應(yīng)當為國家而戰(zhàn)的主題。他倡導(dǎo)不要在州府做官,而是要親自上戰(zhàn)場,摧毀敵人,為國家作出貢獻。
整篇詩流露出了作者對暢當?shù)纳钋楹褚猓瑫r傳遞了作者對忠誠和為國家奉獻的崇敬之情。通過對暢當?shù)馁濏灪透形颍娨馍钸h,以此向所有為國家而戰(zhàn)的勇士致敬。 |
|